|
追寻精神的寄托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兆寿谈他的新作《荒原问道》
《未来导报》记者 白亚丽
初见徐兆寿教授,就被他温文尔雅的言谈举止所吸引。他是学生心目中和蔼的教师,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的作品总能触及人的内心,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与死,指引读者完善自己的内心。最近,他的新作《荒原问道》问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2010年写作,到2014年出版,从58万字到32万字,8次修改,至少产生了4个不同版本的长篇小说,其中有两个可以单独出版,且互不重复。有人说,这部小说所描写的不仅是一个个艺术形象,更是一个个时代所面临的巨大问题——道德信仰、知识分子的使命、中国文化的命运、东方与西方的和解与冲突,等等。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徐兆寿,聆听《荒原问道》背后的故事。
记 者:《荒原问道》这部长篇小说一经出版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追捧和好评,当初是在怎样的契机下,促使您想要写这样一部小说?
徐兆寿:我一直想写一本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之前在我最早出版的一部名叫《伟大的生活》的小说里就写了这么一种人,但总觉得不满意,因为写得太抒情。于是在2010年,我决定重新塑造我心目中的这种人。
起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写那个特定年代下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但是写着写着就觉得这样还不够,丰满的人物还需要深刻的社会背景做衬托,需要跌宕起伏的人生变化,于是我将主人公放置在西部的河西走廊这一恶劣的生长环境之中,并将其扩充,演绎他们的人生变化,从而表现他们的精神理想和信仰。
记 者:初次接触《荒原问道》时,就被这个书名所吸引,您似乎想要给读者传递一种探求人生的思考,那么“荒原”与“道”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您最后寻求到这个“道”了吗?
徐兆寿:“荒原”在小说中不仅是一个意象,还有其文化象征。在西部,荒原意味着与绿色不同的一种生态,它与大地、草原、海洋都是生态的一种。在荒原上,承载着人类曾有的伟大梦想。这是一层意思,也是我小说描写的一个意象。但另一种荒原指的是文化和精神上的。艾略特在上个世纪发表的长诗《荒原》指出欧美西方文化处于一片荒原的景象,那么,被西方文化几乎完全覆盖的今天的中国,何尝又不是呢?站在这片荒原上,我们如果就此止步,就毫无意义了,我书中的主人公开始问道。道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体现,不仅是道家精神中的道,也是儒家知识分子所信奉的道。用“道”指称只是回到中国文化的语境或视角上,并不简单指回到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荒原”代表了西方,“道”代表了东方。
关于这个“道”问到了没有,从我自身角度来说是问到了,但是从小说来说没有,小说给读者留下广泛的空间,让大家自己去寻找,“道”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它毕竟是小说不是哲学,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记 者:有人评价您的这部小说是“精神性长篇小说”,您认可吗?
徐兆寿:我挺认可这种评价的,我认为,一部小说的诞生应该有自己的担当,这部小说就大量描写了主人公内心的冲突及其精神世界,展现了其文化信仰。
如今,是一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如果单纯地想恢复中国传统文化而拒绝西方乃至世界文化,肯定是愚昧的、盲目的;同时,简单地接受西方文化而抑制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另一种文化侵略、专制与残暴,更是数典忘祖。这两种精神的探索之路恰恰是我们百年来中国人在精神生活方面的痛苦经历,但如何去寻找一条更适合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之路,是我们知识分子的毕生梦想,为此,几代知识分子遭受了极大的心灵痛苦和地狱般的折磨,即使如此,仍然有不屈不挠地探索真理、放逐自我而问道、寻道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中国精神的脊梁。我就是想写写他们的精神世界。当然,这本小书肯定达不到,但我还是要努力。
记 者:从教数十年,教师这个职业对您的创作有何影响?在您的作品中有没有穿插自己的教育思想?
徐兆寿:教师这个职业对我的创造有很大的影响,我之前的小说“非常系列”就是最好的诠释,其内容大多写大学,写大学生对恋爱、婚姻等问题的看法,同样《荒原问道》也是写知识分子这一特定的社会人群。例如《非常日记》主要关注大学生两性伦理的一些问题,是国内首部大学生性心理小说。同时我还提出对青年进行两性教育。当时我们的大学教育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在2005年,我开了一门课叫爱情婚姻法律社会学,我想从人类历史源头来回答这个问题以及到今天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把这个历程告诉人们,可以说,在全国我是第一个开这门课的教师,当时影响很大!
记 者:现在您有多重身份,但最主要是教师和作家,您更愿意别人称您为教师还是作家?
徐兆寿:以前我更愿意别人称我为作家,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写作。但如今回过头来看,我的几十年经历都与教育息息相关,已经和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年,武威师范学校毕业之后,由于我的嗓子出了问题,不能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上课,因此,我选择在学校做行政工作;1995年,我转行做了新华社的编辑,因为从事新闻工作比较忙碌,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来写作,2004年我又进入了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起初从教是为了更好地写作,但现在多年过去了,竟然爱上了这个职业,还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教育思想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我觉得非常快乐!
记 者:作为一个成功的作家,请您为正在路上的怀有创作理想的年轻人提点建议?
徐兆寿:在路上的年轻作家一定要勇敢写作,不要怕失败,更多地向新媒体靠近,这样成功的机会更大一点,平时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要有担当,让自己的作品真正带给读者启示。
微议
@刘 坛:“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这是我读完《荒原问道》的第一感受。这无疑是一部沉重的书,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和爱恨在翻滚的时代中燃烧,在大地的血脉中延续和消亡。
@杨光祖:《荒原问道》,无论艺术水平,还是思想冲击力,都是对他此前作品的大超越,呈现了作家多年潜伏所获得的高度和深度,是一种优秀的钙质书写。
@邱华栋: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涉及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追寻、放逐、发现、成长、磨砺和内省,是不多见的“精神性长篇小说”。
《荒原问道》
内容推荐:由于“反右派”斗争,好问先生和彭教授都被下放到叫双子沟的地方,后由于彭教授的死亡,使好问先生隐姓埋名,只能在河西寄人篱下,放羊、娶妻、生子。
本想着在河西做个好医生的夏忠因一场婚外情被逼到生活和情感的悬崖绝壁,生活等着他的第二次选择。被逼无奈之下他第二次参加高考,但命运又和他开了个玩笑——要上的大学恰好就是以前工作和被发配出去的学校。后来在留校上班过程中,他还常常被莫名其妙地停课。纵观他的一生,总是生活在矛盾和荒诞之中。
其中另一个主人公“我”也同样面对着荒诞和空虚的现实。如果说好问先生的荒诞主要是外因,事业的;那么“我”的荒诞则主要是内因,情感的。
徐兆寿:1968年生,甘肃凉州人,文学博士。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首批荣誉作家。代表作《非常日记》《生于1980》《幻爱》《非常情爱》《生死相许》《伟大的生活》等。
追寻精神的寄托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兆寿谈他的新作《荒原问道》
《未来导报》记者 白亚丽
初见徐兆寿教授,就被他温文尔雅的言谈举止所吸引。他是学生心目中和蔼的教师,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的作品总能触及人的内心,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与死,指引读者完善自己的内心。最近,他的新作《荒原问道》问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2010年写作,到2014年出版,从58万字到32万字,8次修改,至少产生了4个不同版本的长篇小说,其中有两个可以单独出版,且互不重复。有人说,这部小说所描写的不仅是一个个艺术形象,更是一个个时代所面临的巨大问题——道德信仰、知识分子的使命、中国文化的命运、东方与西方的和解与冲突,等等。本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徐兆寿,聆听《荒原问道》背后的故事。
记 者:《荒原问道》这部长篇小说一经出版就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追捧和好评,当初是在怎样的契机下,促使您想要写这样一部小说?
徐兆寿:我一直想写一本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之前在我最早出版的一部名叫《伟大的生活》的小说里就写了这么一种人,但总觉得不满意,因为写得太抒情。于是在2010年,我决定重新塑造我心目中的这种人。
起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写那个特定年代下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但是写着写着就觉得这样还不够,丰满的人物还需要深刻的社会背景做衬托,需要跌宕起伏的人生变化,于是我将主人公放置在西部的河西走廊这一恶劣的生长环境之中,并将其扩充,演绎他们的人生变化,从而表现他们的精神理想和信仰。
记 者:初次接触《荒原问道》时,就被这个书名所吸引,您似乎想要给读者传递一种探求人生的思考,那么“荒原”与“道”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您最后寻求到这个“道”了吗?
徐兆寿:“荒原”在小说中不仅是一个意象,还有其文化象征。在西部,荒原意味着与绿色不同的一种生态,它与大地、草原、海洋都是生态的一种。在荒原上,承载着人类曾有的伟大梦想。这是一层意思,也是我小说描写的一个意象。但另一种荒原指的是文化和精神上的。艾略特在上个世纪发表的长诗《荒原》指出欧美西方文化处于一片荒原的景象,那么,被西方文化几乎完全覆盖的今天的中国,何尝又不是呢?站在这片荒原上,我们如果就此止步,就毫无意义了,我书中的主人公开始问道。道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体现,不仅是道家精神中的道,也是儒家知识分子所信奉的道。用“道”指称只是回到中国文化的语境或视角上,并不简单指回到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荒原”代表了西方,“道”代表了东方。
关于这个“道”问到了没有,从我自身角度来说是问到了,但是从小说来说没有,小说给读者留下广泛的空间,让大家自己去寻找,“道”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它毕竟是小说不是哲学,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记 者:有人评价您的这部小说是“精神性长篇小说”,您认可吗?
徐兆寿:我挺认可这种评价的,我认为,一部小说的诞生应该有自己的担当,这部小说就大量描写了主人公内心的冲突及其精神世界,展现了其文化信仰。
如今,是一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如果单纯地想恢复中国传统文化而拒绝西方乃至世界文化,肯定是愚昧的、盲目的;同时,简单地接受西方文化而抑制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另一种文化侵略、专制与残暴,更是数典忘祖。这两种精神的探索之路恰恰是我们百年来中国人在精神生活方面的痛苦经历,但如何去寻找一条更适合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之路,是我们知识分子的毕生梦想,为此,几代知识分子遭受了极大的心灵痛苦和地狱般的折磨,即使如此,仍然有不屈不挠地探索真理、放逐自我而问道、寻道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中国精神的脊梁。我就是想写写他们的精神世界。当然,这本小书肯定达不到,但我还是要努力。
记 者:从教数十年,教师这个职业对您的创作有何影响?在您的作品中有没有穿插自己的教育思想?
徐兆寿:教师这个职业对我的创造有很大的影响,我之前的小说“非常系列”就是最好的诠释,其内容大多写大学,写大学生对恋爱、婚姻等问题的看法,同样《荒原问道》也是写知识分子这一特定的社会人群。例如《非常日记》主要关注大学生两性伦理的一些问题,是国内首部大学生性心理小说。同时我还提出对青年进行两性教育。当时我们的大学教育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在2005年,我开了一门课叫爱情婚姻法律社会学,我想从人类历史源头来回答这个问题以及到今天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把这个历程告诉人们,可以说,在全国我是第一个开这门课的教师,当时影响很大!
记 者:现在您有多重身份,但最主要是教师和作家,您更愿意别人称您为教师还是作家?
徐兆寿:以前我更愿意别人称我为作家,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写作。但如今回过头来看,我的几十年经历都与教育息息相关,已经和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年,武威师范学校毕业之后,由于我的嗓子出了问题,不能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上课,因此,我选择在学校做行政工作;1995年,我转行做了新华社的编辑,因为从事新闻工作比较忙碌,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来写作,2004年我又进入了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起初从教是为了更好地写作,但现在多年过去了,竟然爱上了这个职业,还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教育思想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我觉得非常快乐!
记 者:作为一个成功的作家,请您为正在路上的怀有创作理想的年轻人提点建议?
徐兆寿:在路上的年轻作家一定要勇敢写作,不要怕失败,更多地向新媒体靠近,这样成功的机会更大一点,平时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要有担当,让自己的作品真正带给读者启示。
微议
@刘 坛:“人在本质上是孤独的”,这是我读完《荒原问道》的第一感受。这无疑是一部沉重的书,两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和爱恨在翻滚的时代中燃烧,在大地的血脉中延续和消亡。
@杨光祖:《荒原问道》,无论艺术水平,还是思想冲击力,都是对他此前作品的大超越,呈现了作家多年潜伏所获得的高度和深度,是一种优秀的钙质书写。
@邱华栋: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涉及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追寻、放逐、发现、成长、磨砺和内省,是不多见的“精神性长篇小说”。
《荒原问道》
内容推荐:由于“反右派”斗争,好问先生和彭教授都被下放到叫双子沟的地方,后由于彭教授的死亡,使好问先生隐姓埋名,只能在河西寄人篱下,放羊、娶妻、生子。
本想着在河西做个好医生的夏忠因一场婚外情被逼到生活和情感的悬崖绝壁,生活等着他的第二次选择。被逼无奈之下他第二次参加高考,但命运又和他开了个玩笑——要上的大学恰好就是以前工作和被发配出去的学校。后来在留校上班过程中,他还常常被莫名其妙地停课。纵观他的一生,总是生活在矛盾和荒诞之中。
其中另一个主人公“我”也同样面对着荒诞和空虚的现实。如果说好问先生的荒诞主要是外因,事业的;那么“我”的荒诞则主要是内因,情感的。
徐兆寿:1968年生,甘肃凉州人,文学博士。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首批荣誉作家。代表作《非常日记》《生于1980》《幻爱》《非常情爱》《生死相许》《伟大的生活》等。 |
|